欢迎访问平顶山学院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基地网站!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  >   最新动态   >   正文

说风

作者:    信息来源:    发布时间: 2020-08-12

刘立成

“风”的造字依据,至今还是一团疑云。《说文解字》中把“风”定为形声字,“虫”形、“凡”声,理由是“风动虫生,故虫八日而化”。

而据历史学家考订,在中国远古时代,“风”是东方一个以“风”为种姓的氏族,其祖先为太昊,即伏羲氏,其图腾为凤鸟。传说中的风神“飞廉”,其实就是“太昊”,“飞廉”“凤鸾”不过是“风”字的古代读音,是对凤这种长尾大鸟起飞时扑啦啦、扑棱棱扇动空气的声音的模拟。

“风”“凤”本一字,古人认为天上神鸟振翅飞过,拍扇空气,人间就吹大风。风虽无形,神鸟名凤,有形。于是画一只神鸟凤,尊为风神,代理风字。

古代“风”的本义与现代的通常用法大体一致,指一种常见的“天气现象”,古人解释的成因与现代也颇为相近,《庄子》说“大块噫气,其名曰风”,“风”是大地的呼吸;《淮南子》说:“气聚一方,流而为风”,“风”即“气”在天地间的流动。殷商卜辞中许多关于风的记载,表明古人对风的习性有了全面的把握。所谓“八方之风”,讲了风的空间性;所谓“四季之风”,讲了风的时节性。

空气流动产生的风,来无形,去无踪,看不见,抓不着,所以唐代诗人李峤写了《风》:“解落三秋叶,能开二月花。过江千尺浪,入竹万竿斜。”全诗就像灯谜,无一“风”字,却巧妙传达出“风”的具象。一些类似的谜语也十分生动地反映了风的特征。如“生来本无形,走动便有声,夏天无它热,冬天有它冷。”“麦浪如潮涌,旌旗上下翻。扁舟船帆起,好似箭离弦。”“云儿见它让路,小树见它招手,禾苗见它弯腰,花儿见它点头。”

与这些谜语相伴的故事也很有趣。清朝时,江苏南通有个著名画家,名叫李方膺,是扬州八怪之一。有一次,他到一个朋友家做客,大家天南海北,无所不谈,谈着谈着,话题转到了绘画上来。其中一个人说:“大千世界什么东西都能入画,我看就有一种东西画不来。”有人问他是什么东西,他轻轻地吐了一个字:“风。”大家听了沉吟不语,觉得的确如此。李方膺却不以为然地说:“风!能画,完全能画。”在场的人都好奇地催促李方膺当场给大家画一张“风”。李方膺也不推辞,铺好纸,润好笔,沉思片刻,俯身画起来。不到一顿饭的工夫,果然把“风”画出来了。众人忙上前观看,只见画面上有簇坚韧茂密的竹子,很用力地向一边倾斜着,使人一看就强烈地感到有一股狂风呼啸而来,从竹枝飞舞、竹叶互相碰击中,似乎还可以使人听到碎琼乱玉的叮咚之声。这就是李方膺的《潇湘风竹图》。

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十分久远。风能是继人力和畜力之后,人类最早开始利用的动力之一。人类早期利用风能的标志是风帆和风车。中国是世界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。公元前数世纪,中国人民就利用风力提水、灌溉、磨面,用风帆推动船舶前进。宋代是中国应用风车全盛时代。到了明代,中国的帆船更是名扬四海。600多年前,中国著名航海家、外交家郑和曾率领一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帆船队七下西洋,访问了30多个国家。

    风也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。当人们给亲人朋友送行的时候,常会习惯地说:“一路顺风”,表示一种祝福顺利和平安的意思。但是“顺风”的概念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合适的,尤其是在乘坐飞机的时候。因为飞机起飞和降落最好在逆风中进行。飞机起飞是靠与空气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升力来支撑的,升力的大小取决于飞机与空气的相对速度。逆风起飞时,与空气的相对速度等于飞机滑跑速度加上风速,由于相对空气运动速度大,获得升力也就大,这样就可以减少滑跑距离,减少发动机在最大马力起飞时的运行时间,节约燃油成本,延长发动机寿命。也就是说,飞机起飞时,如果有风迎面吹来,在相同速度条件下,其获得的升力就比无风或顺风时大,因而就能较快地离地起飞,而逆风降落,就可以借风的阻力来减小飞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,缩短飞机着陆后的滑跑距离。同时,逆风起飞、降落还有利于飞机运动中方向的稳定性和可操纵性。一般来说,只有在无法选择逆风起、降,而且跑道较长、风速又不大的情况下,方可顺风起降。所以,当亲朋好友坐飞机时,如果想要表达祝福,您可以选择说:“祝您旅途顺利!”



地址: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未来路南段   邮政编码:467000 联系方式:0375-2659176  邮箱 2568886778@qq.com


 Copyright©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 平顶山学院生态文明科普基地版权所有